新加坡潮剧团体简介
潮曲情谊溢狮城

二零零六年九月间,在如切民众俱乐部和几位戏友会面, 商讨由国会议员曾士生先生倡议的一个概念,就是汇聚新加坡的 潮剧团体同台演出潮剧。过后,数位热心的戏友,经过几个月的筹备, 终于在二零零七年七月十四日晚上,在牛车水人民剧场上演《潮曲情谊溢狮城》。

这是一次史前无例的尝试,汇聚十个潮剧团体在一个晚上同台演出。 演出获得十个剧团热心支持,携手同心、各自呈献拿手好戏,当晚的票房超过九成五, 观众群包括中老年戏迷、青年戏友,以及跟随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前来的孩童。 当我看到我同事的幼小儿子,拿着手电筒为他奶奶照明一级比一级高的走道时, 心里实在十分感动!

参与演出的十个团体,除了成立于2002年的如切潮剧团之外, 还包括余娱儒乐社(1912)、陶融儒乐社(1931)、潮剧联谊社(1984)、 揭阳会馆潮剧团(1995)、戏曲学院(1995)、吴应河潮剧潮曲歌唱班(1997)、 聚艺文化艺术中心(2005),以及来自马来西亚的柔佛潁川陈氏公会儒乐团(1948), 和歇业数年的新荣和兴潮剧团(1826)。


如切潮剧团成立于2002年,团长是陈寿山先生,现在有团员三十多人, 每年呈献两次演出。曾经演出《姐妹易嫁》、《闹开封》、《香罗帕》、 《二堂放子》、《三哭殿》、《王茂生进酒》等剧目。

吴应河潮剧潮曲歌唱班由吴应河老师于1997年开始,开办潮曲卡拉OK歌唱班, 目前有五班学生,分别在居民委员会、潮安会馆、民众俱乐部上课。 2006年7月1日和2日晚上,由学生们在舞台上做出学习汇报演出, 于牛车水人民剧场呈献两晚的《狮城潮剧票友演唱会》, 得到广大观众热烈支持。

揭阳会馆潮剧团是揭阳会馆属下文化艺术活动的一个组织, 成立于1995年。在十二年当中,剧团创造了骄人的成绩,演出了 许多精彩剧目,1999年参加汕头国际潮剧节的《丹青魂》, 给中国潮汕戏迷留下深刻的印象。
2007年10月27日和28日,该团将在牛车水人民剧场呈献大型潮剧《官渡恩仇》。

戏曲学院是在国家艺术理事会支持下,于1995年成立的。 戏曲学院是一个从事培训和研究的教育学术机构,带着普及与提高 戏曲文化的双重任务,同时,也积极促进与国内外戏曲文化的交流, 创院院长是蔡曙鹏博士。
自成立以来,在许多学校展开艺术教育活动,至今有百多间中小学参与 戏曲培训课程,目前学院有十多种课程,包括歌仔戏、京剧、戏曲音乐、 戏曲身段、潮剧、锣鼓等课程。

陶融儒乐社成立于1931年,当时以学习汉剧、汉乐为主, 1959年成立华乐团。
1960年代,受到中国潮剧电影的影响,在1962年演出潮剧《苏六娘》受到 观众热烈赞赏,从此每年社庆都演出潮剧,1990年代开始,为了提升演出水准, 特地聘请中国著名导演、音乐家,以及司鼓老师来指导学员,并多次应邀 组团到外国参加演出、吸收经验。

余娱儒乐社创立于1912年,是本地历史悠久的文艺团体,早年只是 表演汉剧,1966年开始才改演潮剧。四十多年来,余娱儒乐社致力于本地 潮剧艺术的发展,孜孜不倦,默默耕耘,为本地潮剧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 潮剧的地方,也吸引不少非潮剧人士参加。曾经演过许多精彩剧目, 如《白蛇传》、《告亲夫》、《蝴蝶梦》等。

潮剧联谊社创立于1984年,成员是以青年人为主,也有在藉学生、 小朋友参加。该社致力于栽培潮剧幼苗新血,为潮剧艺术担任起薪火相传、 承先启后的工作。
当晚,由十岁的林燕婷演唱《盼亲人》,以及十岁的唐健茔和八岁的 邓恩琪演唱《美人泪》的选段《认母》,获得观众热烈的掌声。

由新柔长堤彼岸前来助阵的柔佛潁川陈氏公会儒乐团,成立 于1948年,经历四十多年的沧桑变化,在1989年重组。
该团在今年为庆祝儒乐团十八周年团庆,与香港著名潮剧演员 陈楚蕙女士,主办《南海听潮》潮剧公演,许多新加坡观众也前往观赏。

聚艺文化中心是新加坡最新的传统文化生力军,创立于2005年, 由新加坡潮剧界知名人士蔡瑞芳女士创办的。
今年十二月,聚艺文化中心将呈献《瑞月芳华卅载》 ── 蔡瑞芳舞台 三十年专场演出。

新荣和兴潮剧团源自中国戏班南来新加坡。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新荣和兴是众多潮剧戏班中的佼佼者,1980年,陈巧鸾小姐担任戏班班主, 与她的姐妹班底,力争上游,演出不计其数的精彩好戏,盛极一时。
剧团在2001年歇业之后,这次热心参与演出,让喜爱他们的观众 再次大饱眼福。

《潮曲情谊溢狮城》演出成功,这十个潮剧团体的热心支持,精彩表演, 居功不小!


(感谢演出司仪庄丽华同学的稿件)


二零零七年八月十八日